日記分類:休閑娛樂 -> 烹飪食譜   頁面刷新 | 本篇瀏覽:( 1596 )   分享
      remembergod 寫於 2010-04-13 編輯  
[轉貼]愛狗為何吃豬肉穿牛皮?介紹肉食癖

愛狗為何吃豬肉、穿牛皮:介紹肉食癖影片
心得
他分析的太棒了 
希望大家都因為這本書的精闢分析而轉為素食者
幫助自己免為虐殺動物的幫兇
吃素可幫助地球降溫  也可拯救自己心愛的人
轉貼自  影片請看


文字檔
“肉食癖就是所謂不去想動物的典型,例如當我們坐下,餐盤上就是牛肉、雞肉或豬肉,我們無法聯想所吃的動物,除非我們吃的是黃金獵犬、天鵝或天竺鼠。”
“我一直關心動物,當我不斷意識到世界對許多動物來說是多麼可怕的地方,我發現唯一能讓自己不悲傷的方法就是知道我正在做某些事情,以某種程度幫助他們減輕苦難。”
為何我們愛一些動物,待他們如家人,卻願意吃其他種動物的肉?美國的社會心理學家、大學教授及純素者梅樂尼·喬伊博士花近十年時間研究所謂“肉食癖”信念系統下的心理,這樣的情況讓我們吃某些動物而不吃其他種類的動物,寫成《愛狗為何吃豬肉、穿牛皮:介紹肉食癖》一書。
喬伊博士持有美國哈佛教育學院碩士學位及美國賽布魯克研究生院心理學博士學位,她目前是美國波士頓麻塞諸塞大學教授,她的廣泛著作是關於心理學、動物權益和社會正義,她是肉食產品與消費思想體系研究的重要專家。
肉食癖的矛盾之處
在她最新著作《愛狗為何吃豬肉穿牛皮:介紹肉食癖》中,喬伊博士細查人與動物之間矛盾、不合邏輯的心理與情感關係。以下的情況闡明肉食癖的矛盾之處。
想像您的新鄰居邀請您共進晚餐,濃郁芳香、笑聲話說話聲彌漫空中:
“他不會再忘記看小字體印刷品。”
“這好美味,鮑勃,感謝您,我從沒吃過像這樣美味的東西,告訴我們,您是怎麼做的?”
“好,首先,用三磅的黃金獵犬肉浸泡在鹵汁中,然後拿……”
“他說什麼?”
“黃金獵犬。”
“噢,我忘了,美國人喜愛狗!怎麼了?你們看起來像見了鬼?我只是開個玩笑,除了老牛肉,其他什麼都沒有,怎麼,現在不要吃了嗎?”
“要讓那影像在腦海中消失有點難,黃金獵犬,一隻狗,就擺在我的餐盤上?太噁心了。這不太正常。”
好奇自己的意識改變而研究嗜吃肉食的社會心理
年 輕時,喬伊博士對食物選擇有了深刻的認知。“我生長在吃葷的家庭,我大半生都在吃肉,當我23歲時,我接觸到動物如何被製成肉品的資訊。在那之前,我曾聽 過那些資訊,但不知什麼原因,那沒衝擊到我,我沒有完全聽進去,聽進去之後,我就決定不再吃肉。我對於自己意識如何徹底改變感到好奇,那些我曾經覺得好吃 又美味的東西,為何變得如此噁心。我大約20年前吃素,約十年前吃純素,因為道德的關懷,我決定不再吃肉,我不想再讓動物受苦。這不僅是對動物及地球健康 的選擇,對自己的健康也好。今天我43歲了,我覺得比20年前23歲時還健康。”
因為好奇自己意識的轉變,梅 樂尼·喬伊對肉食及素食做了幾年廣泛的研究,“我決定要研究吃肉的心理現象,那發生在我身上,那為何會有這樣的轉變,我花了這麼長的時間,從我之前就接觸 到虐待動物的資訊,所以我以此作為博士研究計畫,研究社會心理,我採訪葷食者,肉販和剁肉工,我也訪問了純素者與基本素食者,我想瞭解吃肉的關聯,人類是 否有可能參與了不人道的事情,而甚至不知道他們做了什麼事,我發現有一套心理與社會的機械作用,防止我們將吃肉的經驗與事實連接起來,這些防禦的機械作用 有組織地限制我們感同身受,封鎖我們的意識或良知,阻擋我們吃肉時去感受,與世隔絕時不會去感受。這不只是個人現象,這是因為我們生活的社會系統是占統治 地位的普遍、根深蒂固的信念或思想體系,讓我們適應此社會,以特殊方式看待世界,它塑造我們對動物和吃肉的看法,我稱此思想體系為‘肉食癖’。”
發現“肉食癖”的心理特徵
人 們在心理上將自己與餐盤上的肉分隔開的方法為何?“這些防禦心理包括:例如逃避,‘別跟我講那些,你會破壞我這一餐’,或否認說‘動物被飼養被殺來吃時不 會受苦’,或是我在書中提到的辯護的‘三個N’,為此行為找尋好理由,讓我們不會對此感到太糟糕。辯護的“三個N”在人類史上一直被用來證明所有暴力的思 想體系是無罪的,在肉食癖例子中,如‘吃肉是正常自然且需要的’。”
喬伊博士的研究有許多其他發現,讓她瞭解為何慈悲、有愛心的正常人能殘忍地吃肉。“基本上,肉食癖是純素主義的對立面,我們命名這些不正常的意識形態,素食主義原本被數學家及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命名為畢達哥拉斯飲食,但直到現在,我們還沒定義肉食癖。”
根據喬伊博士所說,肉食動物與肉食癖者有明顯不同,“一些葷食者將自己比喻為肉食動物,肉食動物是動物人類或非人類,必須吃肉才能生存,我想,要認知‘吃肉不是必須的,而是選擇’的概念很重要,選擇總是源于信念,肉食癖反映出信念系統、思想體系。”
寫這本書的目的是摘下此體系的面具
為何許多人沒發覺到此矛盾的信念系統呢?
例 如肉食癖的系統留存的主要方式之一是透過無形的保留,肉食癖的犧牲者是無形的;我們吃的動物是沒看到且沒想到的;體系本身是無形的,它沒被命名而保持無 形。如果我們不命名,我們就無法談論,如果我們不能談論,就無法對它質疑。《我們為何愛狗》不只是一本談論不應該吃肉的書,而且也包含為何我們吃肉的原 因,那是社會與心理造成,讓有理性的人參與不理性的行為,或讓人類支持不人道的方法,或甚至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我這本書的主旨是讓無形變成有形,將此體 系的面具摘下,此系統需被隱藏下去才能繼續抓住那些瞭解事實真相後可能不繼續支援此系統者,在我的書中,我解釋了特殊的防禦機制,心理防禦機制,及運用肉 食癖的社會防禦機制,讓我們相信自己被正確地教導,去思考、感受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被教導在吃肉時不去感受。”
科 學家最近發現了鏡像神經元,鏡像神經元是我們觀看別人活動時被活化的腦神經元,他們發現這些與我們本身活動所激發的是相同的神經,他們發現正在觀察昆蟲爬 某人腿的人,正觀察某人經歷疼痛的人,他們大腦部分會被啟動,跟他們自己做是同樣的感覺,只觀察別人做也會被啟動,所以這令人想到當我們同情他人,我們就 能感受到他人的感覺。”
當我們食用極度受苦而被殘殺的養殖動物的肉時,為什麼沒有相同的同情心?
肉食癖被用來擋住慈悲心,那擋住了我們在吃肉時對被吃動物的同情心,實際上,若我們關心,如果同情心是生物學上的或自然的人類過程,那肉食癖擋住我們真正本性。”
一旦瞭解真相將產生重大改變
根 據喬伊博士研究,一旦瞭解吃肉對數百萬動物朋友所造成的無盡痛苦,那會對個人的人生觀形成強有力建設性的影響,而產生重大改變。“人們選擇不去瞭解動物受 苦程度的原因之一是因為那很痛苦,因為您的世界會大大改變,當您讓自己真正與世上發生在其他眾生身上的真相聯繫溝通,現實就會永遠不同。以某種程度來講, 生命變得更艱難,你必須以良知承載某種痛苦,但生命也變得更有自主權,因為你有機會做選擇,有些東西你有自主權,可選擇盡力依靠自己的價值體系而活。”
在 我的書中一開始的對話場面,就是一個肉食癖的例子,其認為吃某種動物合乎道德,那很荒唐,曾經的‘美食’突然令人噁心,其實肉本身什麼都沒變,那是相同的 肉,聞起來也一樣,感覺也一樣,味道也一樣,改變的是一個人對於吃什麼的感知,所以我們愛狗而卻吃牛肉,唯一合理的理由是我們世界主導系統中教導我們狗是 用來愛的,而牛是用來吃的,那就是肉食癖的一個例子。”
什麼能說明此殘酷、矛盾的信念系統能盛行?為何人們愛心照顧某種動物而殘酷地食用其他動物的肉?
阻 力最小的方法就是規範,那是我們採用的路或我們參與的思想、感覺和行為。基本上我們自動自發,所以我們出生在肉食癖體系中阻力最小的路就是吃肉,並不對此 發問,所以更容易遵守肉食癖規範。做肉食癖的多數派,你可以更容易找到食物,你不必擔心受朋友和家人的阻撓,事實上你的生活如果選擇吃肉,而不是對抗此規 范,在許多方面比不吃肉更容易。但阻力最小的路也阻擋我們瞭解:第一,這些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路;第二,其實我們可以有替代的路。我希望我的書可以幫助人 們瞭解我們被教導要有自由意志或自由選擇,當遇到吃肉時,其實並沒反映出自由選擇的行為,自由選擇需要體認。”
肉食癖阻礙人們朝更高意識等級進化
喬 伊博士相信,肉食癖阻礙人們朝更高意識等級進化。“世界各地多數靈性戒律和許多哲學思想訓誡認為,人類進化或發展的目標在於同一體,同一體是指更多聯繫, 與自我更多溝通,與他人更多溝通,與自己真實的感覺、自己的移情作用更多聯繫,而變得更有意識、更能察覺。同一體需要與肉食癖相反的品質和行為,肉食癖是 以保密、欺騙、脅迫與暴力為根本,同一體需要誠實和透明、真實、同理心、慈悲及最終的非暴力,那很有意義。當意識逐步進化,我們會進化。我希望透過揭露肉 食癖系統幫助人們認識它運用的特殊歷程,人們可解放其心靈,做出更清晰的選擇,作為公民和消費者,思考自己與內在更深的價值系統溝通。”
每 一學期,我試著教一個班,有關對動物的態度,我讓學生做練習,我在黑板寫下‘狗’或‘豬’,我讓學生寫出描寫狗的詞語和豬的詞語表,總之描寫狗的詞語表比 豬的更討人喜愛,通常人們會說狗狗很可愛,它們毛茸茸的,友好、忠誠、可愛,而豬食骯髒的,噁心、又胖又醜,然後我開始問他們問題:‘為何你們這麼說狗, 為何那麼說豬?這資料出自何處?’最終我們發現人們接收到有關豬的資訊出自媒體。總之,那不是出自個人直接經驗,那反映出對豬的成見。我的許多學生均跟狗 有親密關係,所以他們更瞭解狗有自己個性的事實,但最終我問他們‘你認為豬跟狗感覺一樣嗎?’他們說當然;‘你們認為豬有情緒嗎?可以感受到快樂和疼痛 嗎?’‘是的,它們當然會。’然後我問學生:‘我們為何要吃豬?’最終他們說:‘事情本來就這樣。’這是肉食癖運作的一個顯著例子。我們經常花更多時間思 考買哪種牙膏,比我們想自己吃哪種動物及為何吃動物所花的時間還多。我們的選擇光是在美國作為消費者,就驅使一個產業每年殺害百億隻動物。令人注目的是我 們如何一而再、再而三做出這些選擇,有時一天是多次。我們做出這些選擇,卻沒意識到我們在做出這些選擇,因為事情本來就如此。”
喬 伊博士說那些做出殘酷非人道選擇吃動物同胞的肉發展成一種狀況,叫“道德認知不協調”,並描寫三種方式,可以減輕這種狀況。“道德認知不協調是內在不安, 道德不安,是當一個人的價值與行為不一致時或有衝突時的感覺。多數人的道德價值體系不包括支持對動物進行大量密集和不必要的暴力,然而多數人卻吃肉,所以 這種矛盾造成內部道德不安,
為了減輕、緩解或減緩這種不協調,我們有三種選擇:第一我們可以改變行為,在此實例中,那是指停止吃肉;第二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價值,在此實例中,那是指開始重視對其他眾生的暴力,多數人沒有這麼做。第三改變對自己行為的感知力,就是基於這第三的選擇,形成了肉食癖。

吃 肉不僅造成數十億無助動物難以言喻的痛苦與受暴力致死,也對肉品業的職員造成嚴重心理傷害。“有一部很難懂但很有力量的書,蓋爾·艾斯尼茨的《屠宰場》。 她調查幾個不同的屠宰場,並描寫出來;她也採訪肉品包裝廠的員工。除她的著作外,也有另外的作者如艾裏克·施洛瑟,記錄了在肉品包裝廠和屠宰場員工的狀 況。在此產業的員工心理上的影
響有,他們被要求在充滿死亡的環境下日復一日工作,在此殺戮之地工作是極艱難的。屠宰場工人有很高比例會暴力成癮, 對動物和其他人類的暴力行為很常見。那真的需要被質疑。那種產業要人們發展反社交行為,視暴力為規範。目睹暴力使人精神受創,無論那是對人類或是對動物的 暴力。”

喬伊博士提供了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想法:“我想真的需要追隨自己的心,我們任何人能做的最好的事,以我來看,就是與自己更同一體,變得更有意識,讓自己情感更成熟,如聖雄甘地說的:希望世界變成怎麼樣,自己就要先改變。”

新增留言  
留言者:
留言內容:
留言表情: 驚 臉紅紅 昏 狂暴 哭哭 崩潰 讚美主 水汪汪 倒地 失魂 擦汗 水草舞 阿彌陀猴 不要啊 翻桌 咦 打瞌睡 笑裡藏刀 嘲笑 害羞扭扭 萬年奸臣 畫圈圈 bingo 掰掰 苦惱的煙狂 三八萌 幸福御守 好夢 淒涼 印堂黑黑 跪拜禮 頭暈目眩 愛的轟炸 搞自閉 打小人
狀態: 私密留言 (只有版主和留言者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