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分類:個人日記 -> 生活記事   頁面刷新 | 本篇瀏覽:( 715 )   分享
      企鵝迷 寫於 2006-04-27 編輯  
具一定程度的學歷 = 有品德修養??...

真的不明 ... 何以一個算是有些學歷的人,說話愛中英夾雜的讓人知道她是懂英語的人﹝果然是「優秀員工」﹞ ... 會是何等的無禮?是社會的錯?是個人的問題?
那天 ... 公司眾人和我去飲茶以慶祝我的生日 ... 當眾人碰杯祝賀時 ... 「優秀員工」竟然裝寒冷的縮作一團,之後又裝口渴而需喝水 ...
其實她向不向我祝賀並不是大問題 ... 會又好,不會又好,我都是同樣的高興 ... 只是對這種人的這雒行為感到反感 ... 很可恥、很可悲的小人行為 ...

 ← 有趣 ~~

轉載自好友的日記 ...
 
「唔執輸」的社會 - 黃英琦
政府救護車去年出勤次數約五十五萬次,平均每十一人就有一人曾打電話叫「白車」。可是,只有六成是真有需要或遇上意外,其餘四成,被政府列為「非緊急」。

 難道有人夜間稍為感到不適,頭暈身熱,也會叫救護車﹖對,是有的,而且不是偶然,可能是每天都會發生。

 朋友熱愛長跑,擁有十四小時跑畢一百公里「毅行者」的紀錄。她定期在麥理浩徑及其他遠足徑練跑,也曾目睹不少人濫用救護服務。有人走累了,索性坐下來,佯裝摔倒,打電話求救,於是,救護車消防車齊出動,「救」他下山。

 這人真沒有受傷﹖她說,應沒有,只是意志力不夠,認為自己走不動了。

 也可能是因為救護車服務是免費,有這麼好的服務,不用白不用,不能執輸。若政府向「非緊急」叫白車的市民酌量徵收費用,救護車出勤次數會否顯著減少﹖

 「唔執輸」心態,是機靈、把握每個眼前機會的「香港精神」的一部分,是導致香港成功的要素。然而,在知識為本的經濟年代,這自私、缺乏公民責任的心態還管用嗎﹖是資產還是「債」﹖

 「唔執輸」,除了是責任意識,也是不求深、只求快。例如近年來政府對某些持續進修課程有津貼,大家也就一窩蜂去讀書,成年人都擁有數張文憑。可是,學歸學,這些基礎技能課程,卻不會教我們如何提升修養。

 讀者傳來電郵說,人才的「內涵」應包括品格、修養等素質。她看到的是,政府的人力資源政策,仍停留在技能的表層,不重視配套文化政策,未能塑造一個有世界觀襟懷與情懷的社會,讓香港人的公民性格和文化素質得以提升。

 對。濫用「白車」背後,你看到部分港人有怎樣的素質、內涵﹖

 「唔執輸」,曾讓香港「有運行」﹔可是,這心態在創意知識經濟中已落伍,未必能帶領香港創造另一個經濟奇蹟了,我們卻未有好好反思。還是,香港這個聚集了五湖四海桀驁不馴的人的地方,擅長賺快錢,要孕育具全球視野、能與世界文化交流、有公民氣度和修養的人才,是椽木求魚﹖

2006-04-27 18:29:31
我個人是覺得~說學歷高~品德不一定高~
像我們班上一些人成績好~就不甩一些成績比她差ㄉ人~
而且~眼光真不是普通ㄉ高ㄟ~>"<~
所以!~我剛他們都不怎麼熟~@@"''
新增留言  
留言者:
留言內容:
留言表情: 驚 臉紅紅 昏 狂暴 哭哭 崩潰 讚美主 水汪汪 倒地 失魂 擦汗 水草舞 阿彌陀猴 不要啊 翻桌 咦 打瞌睡 笑裡藏刀 嘲笑 害羞扭扭 萬年奸臣 畫圈圈 bingo 掰掰 苦惱的煙狂 三八萌 幸福御守 好夢 淒涼 印堂黑黑 跪拜禮 頭暈目眩 愛的轟炸 搞自閉 打小人
狀態: 私密留言 (只有版主和留言者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