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分類:新聞探討 -> 社會萬象   頁面刷新 | 本篇瀏覽:( 1159 )   分享
      #§*〤※solong※〤*§# 寫於 2008-05-27 編輯  
日本捕鲸不为吃,只为传承文化?!oh no?!!

日本捕鲸不为吃,只为传承文化?!

作者:uando 日期:2008-01-29

 
     
 M         国际反捕鲸组织———绿色和平组织1月22日表示,它已阻止了在南极海域活动的日本主要捕鲸船的燃料供给。捕鲸与反捕鲸的交战让南太平洋失去了平静,也许“动物权利”与“文化传统”的悖论依旧难分难解,但不可否认的是捕鲸问题已经让日本的国际声誉跌到谷底。
 
  交战,捕鲸又遭阻挠
  绿色和平组织22日发布声明说,绿色和平组织“希望”号的成员22日干扰了日本捕鲸船队的“日新丸”号捕鲸船在南极海域的燃料供给,导致在巴拿马注册的供给船“东方蓝鸟”号不能为它提供燃料。日本捕鲸机构的官员称,他们计划在继续捕鲸之前,先耗尽反捕鲸船的燃料。据悉,反捕鲸组织“海洋守护者协会” (也称为“海上牧羊人”)燃料大约还可以维持两周。绿色和平组织没有透露所剩下燃料能维持多久。此前一天,绿色和平组织日本支部还向日本两大经济团体———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和经济同友会投递信函,指出执意捕鲸将对日本造成负面影响。
 
 M       信中,绿色和平组织写道,近来世界各国媒体对捕鲸问题进行了大量报道,各国反对捕鲸的声浪持续高涨,“日本不顾在环境、经济和外交等领域和国际社会产生的摩擦,依然坚持捕鲸计划,这一行为正在给日本带来超过日本经济界和政界人士想像的风险”。信中还说,继续坚持捕鲸甚至有可能影响日本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以及东京申办2016年奥运会。
 
 
日本捕鲸,“这是传统”?
  当千家万户的日本人从电视中看到“捕鲸船扣留示威者”的新闻后,心态很复杂。对大多数日本人来说,捕鲸活动似乎与自己没什么关系,但随着西方国家政府和国际动物保护组织的反对声越来越大,他们也感到困惑。
 
 M       一位50多岁的老职员说:“我们也不是一定非要吃鲸肉,现在的食品材料这么丰富,当然不吃鲸肉也可以,但这是我们日本人的传统饮食文化呀。所以,国外的那些组织一抗议,我们就感到好像把我们的文化给否定了似的,实在难以接受。既然是本国的传统文化,就有必要去保护和继承。”一位女性也认为,日本捕鲸之所以遭到各国的谴责,是因为日本政府的“说明和宣传还不到位”,“日本政府有必要在国际社会上认真申诉捕鲸的理由”。
 
 M      日本是个岛国,四面环海,所以在古代,日本就养成了吃海洋生物的习惯。据说日本吃鲸有1300多年的历史,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捕鲸国。日本的古书中就有关于鲸肉菜肴的记载。日本各地都有与捕鲸有关的传统文化活动。 1月 14日,为了祈祷渔业丰收,三重县尾鹫市举行了大型祭天活动。祭天的主要内容就是再现江户时代的捕鲸场景,并供奉鲸肉保证今年渔业丰收。
 
 M       日本电影《日本以外全部沉没》说的是因为遭遇天灾,全世界除了日本都在沉没。其中有一个片段,就是一个家庭主妇为男人准备了砂锅炖鲸肉,看上去里面还有香菇、豆腐和香菜。男人一边喝着清酒一边吃着鲸肉说:“鲸肉味道真好!”女人说:“现在鲸肉卖得很便宜了,因为国际上反对捕鲸的那些人都死了。”男人说:“本来,日本就是吃鲸肉的民族,现在可以随便吃了。”
 
 
反捕鲸行动
  当然,日本人对“捕鲸传统”有多留恋,动物保护人士对此就有多憎恨。当6艘日本捕鲸船正在那里的海域贪婪地追逐着鲸的踪迹,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等反捕鲸国际人士则在充当着鲸的保护神。“我们将把气垫船摆在鲸与鱼叉之间”。为了阻止日本的捕鲸船,绿色和平组织澳大利亚分支的负责人斯蒂文•沙尔霍恩甚至愿意用自己的身体护住鲸。
 

 M    另一位动物保护人士保罗•沃特森说,他永远忘不了在海上看到一头头被捕鲸船猎杀的鲸在死前流露出的哀伤眼神,保罗为此还写了一首1600行的长诗,第一句便是“伤鲸游离的眼神让我惊愕,让我为之疯狂,全身充满了愤怒。”
 

  日本“科考捕鲸”的做法,一向被西方国家和组织批为“掩耳盗铃”。他们认为,捕鲸绝不是真正的科学行为,日本的捕鲸研究计划不过是一种幌子,显得很虚伪。澳大利亚外长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 “我们反对日本对鲸的屠杀,这不是科学研究。”
 

  尽管日本像拉票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样,不惜用重金收买反捕鲸国家,但反对的国家还是越来越多。哥斯达黎加总统1月18日就签署法令,宣布哥斯达黎加全部领海及其海洋专属经济区都成为鲸的自然保护区,这意味着在这个海域,日本的捕鲸船将不受欢迎。
 

 M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日本人完全可以放弃传统的“食鲸文化”,但特有的排斥心理却让捕鲸问题成了日本政府不得不面对的大麻烦,最终带给日本的是负面的政治和国际影响。
 
不能停止,请至少减速!
  以食用珍稀动物作为传统的国家和地区并不在少数。欧洲人喜食鹅肝,亚洲人偏好鱼翅、熊胆。但当美食传统与动物保护发生冲突时,各国总是积极寻求解决的方式。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好比一辆高速行使在大自然的污染列车,以惊人的速度在破坏着环境和灭绝着野生动物,我们无法让列车停下来,但我们必须设法让这辆列车减速”,也许这个比喻应该给日本人以启迪———即使你不能立即停止,你至少可以减速。
 
 
 M      欧洲:鹅肝
  培养每公斤30欧元的鹅肝,几乎用尽了所有能想到的酷刑。农场主会把一个20~30厘米的铁管,直捅进鹅的喉咙深处。12公斤玉米和其他饲料的混合物,就从这个管道填塞到成年鹅的胃里。一段时间以后,一副比正常鹅肝肿大6~10倍的脂肪肝就“大功告成”。只有这样病态肥胖的鹅肝,被小心翼翼、毫无破损地取出来烹调,才能制造出真正意义上的法国顶级鹅肝美味。
  1998年,“欧洲理事会”委任的动物权益集团发表声明,强烈谴责欧洲几个国家,为了制造鹅肝强迫灌喂动物,并限制它们的活动空间。波兰、丹麦、德国、奥地利、英国和挪威立刻“响应号召”,禁止本国农户强迫喂食动物,提倡散养。而向来环保的瑞士,索性连进口鹅肝和鹅肝酱罐头都一并“断根”。
 
 
 M      亚洲:熊胆、鱼翅
  食用熊胆、鱼翅等也是一种亚洲特有的文化现象。自古以来,亚洲的传统思想一直认为:野生动物是能对人体起到补养作用的好东西。而鱼翅的炮制和烹调工艺十分复杂而专业,几乎不容业余者染指,这不仅为鱼翅羹的高昂价格提供了理由,更奠定了吃鱼翅堪称文化奇葩的地位。如果这些技术因不吃鱼翅而失传,无疑是文化的损失。
 
尽管有文化的理由,但亚洲各国一直逐渐减少对这些动物的捕杀。中国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签发新建养熊场和生产熊胆牌照;整顿无牌照的养熊场;努力改善现有熊场的饲养和引流胆汁的条件;承诺逐步减少养熊场和养熊数量;允许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工作人员和林业部工作人员定期监察各地养熊场,以了解情况和寻求解决办法。有关人士更是积极提倡转变文化观念,认为在科学文化高度发展和生态文明逐步形成的今天,爱护动物、保护自然已经成为世界的潮流。

新增留言  
留言者:
留言內容:
留言表情: 驚 臉紅紅 昏 狂暴 哭哭 崩潰 讚美主 水汪汪 倒地 失魂 擦汗 水草舞 阿彌陀猴 不要啊 翻桌 咦 打瞌睡 笑裡藏刀 嘲笑 害羞扭扭 萬年奸臣 畫圈圈 bingo 掰掰 苦惱的煙狂 三八萌 幸福御守 好夢 淒涼 印堂黑黑 跪拜禮 頭暈目眩 愛的轟炸 搞自閉 打小人
狀態: 私密留言 (只有版主和留言者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