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分类:个人日记 -> 男女情感    页面刷新 | 本篇浏览:( 740 )
message    add friend    gender 枫儿情 写于 2006-07-08

mood 同居是一种等待

参加一个学生的喜宴,旁边坐着一对中年夫妇。
>
> 「你们是男方还是女方的朋友?」我问。
>
> 「是双方的朋友。」那先生回答。
>
> 「我们跟新郎新娘认识已经十年了。」作太太的攀着丈夫的肩膀补充:「我们就住
> 在他们的隔壁。」看我一怔,她笑了,转头看看丈夫,又看看我:「其实他们早就
> 同居了,十年都不止了!」名家分析同居的「好处」看《皇冠杂誌》里〈新同居时
> 代〉专题。
>
> 好几位名家分析同居的「好处」。
>
> 「同居为的就是方便做爱。」有人说得很直接:「这没什么害臊不好说的,男男女
> 女不就是这么一回事?」文中又分析,同居可以稳定爱人的心,晚上睡觉时不会因
> 为枕畔空虚而胡思乱想。
>
> 更有意思的,是说两个人如果没同居,年轻人需求大,一个月跑十几次宾馆,那开
> 销足够应付两人合租一间小套房,还不如同居。
>
> 民意调查
>
> 多年前,一家人吃晚餐,谈到儿子未来的婚姻,不知为什么,扯到「试婚」这件事
> 上。
>
> 「刘轩如果交了女朋友,应该直接结婚,还是先试婚。」我作「民意调查」。
>
> 我的老母、岳父、岳母和老婆,居然全赞成试婚「妳怎么观念这么新?」我问近九
> 十的老母。
>
> 「我不是新,是实在。」老太太一笑:「这年头跟以前不一样了,买东西可以先试
> 用,不好就退,咱们干么不先试试?」禁得起考验
>
> 学生的女儿,爱情长跑九年,终于结婚了。
>
> 我人在台北,由妻代表观礼,据说排场大极了,人人都讚美那对「新人」:「禁得
> 起考验!」谁知道,才过一年多,学生来,说小两口已经分了。
>
> 「我女儿说,其实两个人在一起九年,也没劲了,原来想结个婚,看看能不能起死
> 回生,结果没能,就真分了。」学生还真豁达:
>
> 「您要这么想,他们是在一起九年,补办结婚,加在一起等于既结了婚,又在一起
> 生活了十多年,这不是挺好的吗?」重回自在关係
>
> 看报纸,特大号标题--「罗大佑笑谈离婚」爱情长跑十二年,终于结婚的罗大佑
> 和李烈,居然才过一年八个月,就离婚了。
>
> 离婚又不是真离,两个人还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罗大佑说得妙--「我们很好啦!
> 没结婚的十几年,我们不是过得很好吗?现在只是回到以前那种自在一点的关
> 係。」直到死了心
>
> 让我想起以前一个新闻界的朋友。
>
> 她是早年政大有名的校花,名字美,人也美,只是时胖时瘦。
>
> 瘦的时候教人惊艷,胖的时候令人惊讶。
>
> 「被我老公气的!」她解释:「一气就乱吃,一吃就胖。」她是大学时代师生恋
> 爱,闹革命结婚的。
>
> 婚后却没安定几天,三天两头吵架。
>
> 「现在总算离婚了。」
>
> 与她多年不见,一碰面她就笑道:「我受不了他,太风流了,逼他签了字。」又笑
> 笑:「所以知道有好的男生,给我介绍介绍。」临走,要她的电话。
>
> 「还是原来的,我还跟他住一块儿,只是各住一间,他带谁来,我带谁去,谁也不
> 管谁,很自由。」看我十分惊讶的样子,她得意地晃晃头:「我们现在是同居关
> 係,各找各的机会,找到哪天,都死了心,发现新不如旧,就再结婚。」不婚同居
> 族
>
> 几个纽约的朋友聚会。
>
> 「如果我儿子听我的,娶我看上的女孩子,我会叫他立刻结婚。」一个太太说:
> 「否则,他就最好别结婚,先同居,十年之后再说。」「笑死人了。」
>
> 有人说她:「这是什么时代了?还要媒妁之言,由妳挑儿媳妇吗?凭什么妳挑的比
> 他挑的好,是他娶老婆,当然该用他的眼睛看。」「你错了!」
>
> 那太太居然眼一瞪:「我看的就比他看的准。你知道吗?我是用四十多岁的眼睛
> 看,他是用二十多岁的眼睛看。
>
> 他看的是现在,我看的是未来,等他到四十岁,就知道我看的对了。」「为什么
> ?」
>
> 「因为那时候他也是用四十岁的眼睛看,跟我现在为他看的一样。」她愈说愈得意
> :「年轻人哪,把慾摆在前面,想到那件事,什么缺点都看不到了,所以他们最好
> 先同居,等个十年,两个人都三十多岁了,情稳了、慾淡了,眼睛清楚了,再决定
> 是不是结婚。」等自己和对方更成熟
>
> 她这几句话,让我一下子懂了。
>
> 想想那许多「不婚同居族」,他们只为省钱好办事吗?不!他们是在等自己和对方
> 更成熟,也等等看两个人会不会遇到更恰当的人。
>
> 如同我老母生前说的,如果知道自己衝动,就最好买那可以退的东西,先回家用用
> 看,不好就退。
>
> 至于那些同居之后结婚,离婚之后又同居的,也一样。
>
> 他们是等自己老了、对方老了,心不再花稍了,再重新聚在一块儿。
>
> 已婚的人,心死了,可能离婚。
>
> 同居的人,心死了,不再嚮往外面的花花世界,反而可能回过头来,对那同居人说
> :「好!我们可以结婚了!」同居是什么?
>
> 同居是一种等待。
>
> 参加一个学生的喜宴,旁边坐着一对中年夫妇。
>
> 「你们是男方还是女方的朋友?」我问。
>
> 「是双方的朋友。」那先生回答。
>
> 「我们跟新郎新娘认识已经十年了。」作太太的攀着丈夫的肩膀补充:「我们就住
> 在他们的隔壁。」看我一怔,她笑了,转头看看丈夫,又看看我:「其实他们早就
> 同居了,十年都不止了!」名家分析同居的「好处」看《皇冠杂誌》里〈新同居时
> 代〉专题。
>
> 好几位名家分析同居的「好处」。
>
> 「同居为的就是方便做爱。」有人说得很直接:「这没什么害臊不好说的,男男女
> 女不就是这么一回事?」文中又分析,同居可以稳定爱人的心,晚上睡觉时不会因
> 为枕畔空虚而胡思乱想。
>
> 更有意思的,是说两个人如果没同居,年轻人需求大,一个月跑十几次宾馆,那开
> 销足够应付两人合租一间小套房,还不如同居。
>
> 民意调查
>
> 多年前,一家人吃晚餐,谈到儿子未来的婚姻,不知为什么,扯到「试婚」这件事
> 上。
>
> 「刘轩如果交了女朋友,应该直接结婚,还是先试婚。」我作「民意调查」。
>
> 我的老母、岳父、岳母和老婆,居然全赞成试婚「妳怎么观念这么新?」我问近九
> 十的老母。
>
> 「我不是新,是实在。」老太太一笑:「这年头跟以前不一样了,买东西可以先试
> 用,不好就退,咱们干么不先试试?」禁得起考验
>
> 学生的女儿,爱情长跑九年,终于结婚了。
>
> 我人在台北,由妻代表观礼,据说排场大极了,人人都讚美那对「新人」:「禁得
> 起考验!」谁知道,才过一年多,学生来,说小两口已经分了。
>
> 「我女儿说,其实两个人在一起九年,也没劲了,原来想结个婚,看看能不能起死
> 回生,结果没能,就真分了。」学生还真豁达:
>
> 「您要这么想,他们是在一起九年,补办结婚,加在一起等于既结了婚,又在一起
> 生活了十多年,这不是挺好的吗?」重回自在关係
>
> 看报纸,特大号标题--「罗大佑笑谈离婚」爱情长跑十二年,终于结婚的罗大佑
> 和李烈,居然才过一年八个月,就离婚了。
>
> 离婚又不是真离,两个人还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罗大佑说得妙--「我们很好啦!
> 没结婚的十几年,我们不是过得很好吗?现在只是回到以前那种自在一点的关
> 係。」直到死了心
>
> 让我想起以前一个新闻界的朋友。
>
> 她是早年政大有名的校花,名字美,人也美,只是时胖时瘦。
>
> 瘦的时候教人惊艷,胖的时候令人惊讶。
>
> 「被我老公气的!」她解释:「一气就乱吃,一吃就胖。」她是大学时代师生恋
> 爱,闹革命结婚的。
>
> 婚后却没安定几天,三天两头吵架。
>
> 「现在总算离婚了。」
>
> 与她多年不见,一碰面她就笑道:「我受不了他,太风流了,逼他签了字。」又笑
> 笑:「所以知道有好的男生,给我介绍介绍。」临走,要她的电话。
>
> 「还是原来的,我还跟他住一块儿,只是各住一间,他带谁来,我带谁去,谁也不
> 管谁,很自由。」看我十分惊讶的样子,她得意地晃晃头:「我们现在是同居关
> 係,各找各的机会,找到哪天,都死了心,发现新不如旧,就再结婚。」不婚同居
> 族
>
> 几个纽约的朋友聚会。
>
> 「如果我儿子听我的,娶我看上的女孩子,我会叫他立刻结婚。」一个太太说:
> 「否则,他就最好别结婚,先同居,十年之后再说。」「笑死人了。」
>
> 有人说她:「这是什么时代了?还要媒妁之言,由妳挑儿媳妇吗?凭什么妳挑的比
> 他挑的好,是他娶老婆,当然该用他的眼睛看。」「你错了!」
>
> 那太太居然眼一瞪:「我看的就比他看的准。你知道吗?我是用四十多岁的眼睛
> 看,他是用二十多岁的眼睛看。
>
> 他看的是现在,我看的是未来,等他到四十岁,就知道我看的对了。」「为什么
> ?」
>
> 「因为那时候他也是用四十岁的眼睛看,跟我现在为他看的一样。」她愈说愈得意
> :「年轻人哪,把慾摆在前面,想到那件事,什么缺点都看不到了,所以他们最好
> 先同居,等个十年,两个人都三十多岁了,情稳了、慾淡了,眼睛清楚了,再决定
> 是不是结婚。」等自己和对方更成熟
>
> 她这几句话,让我一下子懂了。
>
> 想想那许多「不婚同居族」,他们只为省钱好办事吗?不!他们是在等自己和对方
> 更成熟,也等等看两个人会不会遇到更恰当的人。
>
> 如同我老母生前说的,如果知道自己衝动,就最好买那可以退的东西,先回家用用
> 看,不好就退。
>
> 至于那些同居之后结婚,离婚之后又同居的,也一样。
>
> 他们是等自己老了、对方老了,心不再花稍了,再重新聚在一块儿。
>
> 已婚的人,心死了,可能离婚。
>
> 同居的人,心死了,不再嚮往外面的花花世界,反而可能回过头来,对那同居人说
> :「好!我们可以结婚了!」同居是什么?
>
> 同居是一种等待。
>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