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證明愛的情操十分偉大,她捨命陪君子,既吃宵夜又熬夜,弄到凌晨兩點才回家就寢。
幾天之後,輪到她加班,在過了一般的用餐時間後,她在晚上八點打電話邀他一起進餐,電話彼端傳來理智的回應:『我已經吃飽了,妳自己先在路上隨便吃點東西吧!今天有點累,不出來陪妳了。』
她用理性的一面告訴自己:「他沒做錯什麼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則嘛!」
感性的那一面不時跑出來反駁:「這種自私自利的男人,繼續跟他耗下去,絕對得不到幸福。」
寧願他表現的更無情一些,寧願他露出更多令人無法忍受的缺點,她好讓自己清楚的知道,他不愛我。
早點對這份感情死了心,不再依依不捨的眷戀。
偏偏,他的一切作為無法證明,他不愛我!
頂多,只能說,他不夠愛我!
不夠愛我,無法立刻判對方死刑!
其中有太多期待空間,好讓對方改過自新。
於是,時間一天一天的拖下去,感情愈來愈深,到最後還在一起,居然不是他的迎頭趕上,而是她漸漸習慣了這份絕望。
起初,她還是抱著一線希望,以自己更多、更深的付出,企圖喚醒對方的良知良能,願意多愛她一些。
後來,她知道再多的付出,不但沒有辦法激勵他努力填滿這些缺憾,反而讓彼此的差距愈來愈大。
有時候,她變得喜歡「邀功討賞」,以平衡兩個人之間愛情的貿易逆差。
試過種種方法,她才覺悟-------------是自己的標準過高,讓原本就愛偷懶的他,顯得更加無能。
許多戀侶之間,都存在著「他不夠愛我!」的缺憾,但沒有人能夠有效的激勵對方多使把勁,將「不夠」的那個部分變成「足夠」。
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是:
降低自己對愛情的期望,成為知足惜福的人,不要糞求對方能夠迎頭趕上。
努力付出的人,雖不求對方一定要對等的回報,卻常常因為難以忍受長期被忽略的感受而覺得痛苦。
一旦學會降低對愛情的期望,若無法知足惜福,一不小心就冷卻了自己原有的熱情,讓不生不滅、不進不退的關係,結成了無可奈何的冰。
知足惜福,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在愛情的辭典裡卻如此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