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分類:新聞探討 -> 社會萬象    頁面刷新 | 本篇瀏覽:( 924 )
message    add friend    gender 忘情號 寫於 2006-08-21

mood [轉貼]Fw: 做牛做馬又害他

做牛做馬又害他

 

許多父母成長過程辛苦,所以希望能提供小孩「無後顧之憂」的物質享受,為他設想未來,只不過想要孩子「過得比我好,活得比我更強」,

然而卻養育了一大群年紀不小,卻還在當「寄居蟹」的孩子們。

 

阿慶夫婦經營麵店,生意不錯。看專科剛畢業的兒子當兵回來後,找不到什麼好工作,建議他:做小吃比較賺錢,拿原有店面做早餐店。

 

兒子嫌老麵店裝潢不夠雅致,認為年輕人開的早餐店應該要有自己的風格。兩老為了兒子前途,花了一筆錢在附近為兒子頂下一間早餐店。

 

兒子為裝潢幾坪的店面就花了五十萬元,裝潢費也由兩老埋單。不到三個月,兒子大嘆「做不下去了」,做早餐店四點鐘前要起床,他有時會與朋友混夜店,早上根本不能夠起床開店,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累積不了常客,他「痛不欲生」的想要收攤

 

兩老捨不得裝備全都泡湯,早上替兒子起來賣早餐,中午到晚上還要煮麵,工作過度,老父差點過勞死,只好忍痛收掉。

 

兒子說他想要做比較自由的工作,兩老又弄了一部計程車,開了半年後,

只換來一疊未繳的罰單,連車也沒了

 

因為兒子在等排班時,和前輩們學會賭牌,賭贏了自覺不必載客,賭輸了則沒心情載客,最後把車也抵押掉了。

 

「我們以前很苦,想讓他好過一點,讓他多讀點書,也努力幫他在事業上鋪路,怎麼他會變成這樣呢?」

  

身為老銀行主管的老張,在女兒大學畢業後,就用自己的人脈安排她進「友行」當理財專員。

 

女兒當上班族後每天都衣著光鮮,熱愛出入時尚派對,老張引以為榮。

他以為,女兒吃住都是家裡的,多買些東西有什麼關係?不過,某天一時好奇偷偷拆封女兒的信用卡帳單,老張的血壓一時升高:她竟然欠了銀行二十萬元!

 他精明的腦袋一算,怎麼得了,信用卡的循環利率是高利貸啊!仔細詢問女兒,才發現他看見的只是其中一張卡,還有另外五張!欠債總共有一百萬元。

 

他跟女兒說,爸爸先幫妳還,那妳每個月要從薪水中還錢給我,而且還要加上「銀行公布之最低利率」的利息,他想,這應該是雙贏了吧。不過事情沒有他想的那麼簡單,女兒每個月薪水根本不夠還,不多久他又發現,女兒連續又刷爆三張信用卡,他說,他遲早有一天會為了女兒買的名牌貨而中風。

 

 

許多父母成長過程辛苦,所以希望能提供小孩「無後顧之憂」的物質享受,為他設想未來,只不過想要孩子「過得比我好,活得比我更強」,

然而卻養育了一大群年紀不小卻還在當「寄居蟹」的孩子們。

 

這已經是美國、日本、臺灣等大都會中很普遍的問題了。有一位美國的心理學家WendyMogel說得好:「家長一味要孩子比其他的孩子好,卻不教他們怎樣做個好孩子,結果孩子都被寵壞了。對自己的一切都很講究,但對別人的任何感受都麻木不仁。」

 

有一位心理學權威也曾說過:過度溺愛和要求完美對孩子的傷害,和精神虐待與暴力相向所產生的負面影響,足以等量齊觀。

 

做牛做馬的父母們,真該冷靜想想,什麼該幫忙,什麼不該幫忙,他的人生是他自己的,在他做錯事時,若有辦法忍住暫時袖手旁觀,而不是急著出去代打,恐怕他的人生會多出一番韌性來。

 

他會在自力更生的奮鬥過程中,學會「給」不會比「取」不愉快。只有自己追求的人生,才是自己的

 

父母的手,只是推動搖籃的手,畢竟不是全能的上帝之手,不能永遠在旁拉拔兒女勝人一籌。

當一個人搞清楚什麼是自己該做的事,什麼是父母該為他做的事,就算父母沒有讓他輸在起跑點上,他自己也會輸在半路中央,可憐天下父母,不過是做牛做馬又害他!

2006-08-21 09:25:23
令人省思 多謝分享
2006-08-21 09:55:55
關於這篇文章 我已經看到有人要自食惡果囉 別對小孩太好才正確
2006-08-21 11:20:38
心有戚戚焉!!
2006-08-21 11:44:02
心有同感
2006-08-21 12:54:02
說的真好~~還好我沒有讓我娘有這種感覺!! 也希望我兒子不要讓我養成這樣ㄚ....@@
2006-08-21 13:15:07
樹欲靜時風不息 子欲養而親不在 對於父母給予的恩典 真的要每天都愛他們多一點 莫待欲報親恩時 父母都都不在堂 而抱憾終生!
2006-08-21 14:06:01
是呀!現在小孩都太好命了...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