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kankHunt42 (凱子爸)》之銘言:
: ※ 引述《RGBB (我不要公親變事主)》之銘言:
: : 立委郭正亮在節目《亮子立學》表示,AI股市的泡沫越吹越大,深入了解後,發現出現「
: : 關聯交易」現象,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互相投資,例如美國的「七大巨頭」(Apple、
: : Microsoft、Amazon、Google、Tesla、NVIDIA、Meta)不僅互相投資,還互相購買產品,
: : 導致資金持續累積,使泡沫不斷膨脹;二是投資人資金被捲入其中。
: 現在市場水位確實虛高 這已經是許多財經專家的共識
: 但目前的狀況是 因為AI而股價高飛的公司 其實本身財務狀況都穩健
: 而且其中幾間甚至是科技巨頭
: 換句話說 最多就是打回原形而已
研發 TPU 晶片的新創公司的創辦人有對這個問題表示過意見.
舉例來說,如果只有錢以 nv -> openai -> oracle -> nv 這樣流動,這樣叫財務操作.
但是錢在流動的過程中,有產出 GPU、Server、DataCenter、token...
這就有意義.
因為現在地球上的人類對 AI 的推理 token 需求
還遠遠高於現在所有大廠設備所能提供的量.
就像 OpenAI、Google 因為 token 供給量不足,
所以他們的 pro 方案越改每日上限越低,然後得推出 plus、 prime...
甚至像 cursor 必須採取一些手段來剷除一些吃乾抹淨的固定月費但超上限使用的用戶.
因此這還不算泡沫,而且他們也不是全世界唯一個這樣做的產業,
在中國,網路叫車(滴滴)、外送(美團)很多現在的領域 top 業者,
當初也都是不斷從股市、投資者那弄錢來打到市場變成他的,
不過中國的方式單純只是砍價養奧客,大家來比誰手上的奧客多,
不是奧克也被養到變奧客,最後存活下來的業者面對的全部都是奧客 (~誤
但目前的 AI 大企業是一直增加服務供給量,來吸收更多用戶及回應其更多使用需求,
AI 大企業的服務並不單純只是用每月銅板價來搶客,相反的,她有很多很貴的方案,
但一個月數百美金的方案一樣有一堆人搶著定閱,因為它甚至能幫陶哲軒做數學證明!
: 話說AI有沒有幫人類找到物理學的聖杯高溫超導體?
那你要注意一下這間新創公司 Periodic Labs
它的兩個創辦人是 William Fedus 跟 Ekin Dogus Cubuk
他們要研發 AI科學家 + 自動化實驗室
而他們的第一個鎖定針對領域就是物理,所以目標之一就是高溫超導體!
https://periodic.com/
--
讀者審校網試行版(2018/1/1 更新網址)
http://readerreviewnet.processoroverload.net/
(哲、史、法、政、經、社,人文翻譯書籍錯譯提報網)
◎洪蘭"毀人不倦"舉報專區
http://tinyurl.com/ybfmzwne
讀者需自救,有錯自己改...
推文討論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