擷取The Ringer部分內容:
https://reurl.cc/vL4vdj by Howard Beck
(在講Kawhi事件)
自消息曝光以來,跟每一位球隊高層和聯盟內部人士交談後得到的一致說法。這種事並不
常發生,尤其是這種規模。
球隊有時候會幫球員牽線,介紹給球隊贊助商或當地企業,促成個人代言合約。這確實是
常見的做法,而且完全合法。舉例來說,Stephen Curry會替樂天拍廣告,而樂天正好是
勇士的贊助商。又比如,連鎖超市HEB長期贊助馬刺隊,馬刺球員也經常出現在他們那些
幽默廣告中。
但這類合約通常的金額頂多就是幾十萬美元,或者六位數出頭,根據多個消息來源,而且
要求球員必須實際替品牌宣傳: 拍廣告、出席活動,或是發社群貼文。
然而根據Torre的報導,Kawhi Leonard和Aspiration的合約完全不需要他做任何事,而且
看起來他也真的什麼都沒做。儘管如此Aspiration仍同意支付他2800萬美元,其中仍有
700萬美元未支付。此外Kawhi Leonard還有一份額外協議,能從公司拿到價值2000萬美元
的股票(如今已經一文不值)。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合約文件顯示,只要Kawhi Leonard換隊
,這份合約就會立即作廢。
聯盟內部人士一致認為,這一切都不正常。
一位曾在不同球隊管理層工作過的前球員直表示:「這太臭了。」
一名前高層:「光是金額就已經很離譜了,這種「什麼都不做卻拿錢」的設計是個超級警
訊,而且是整件事裡最可疑的地方。」
我們訪問的所有人都說,他們在NBA的職涯裡,從沒見過或聽過類似的事。這是一個充滿
猜疑的聯盟,過去二十年裡,確實有一些明星球員的「低於市價」合約引起過懷疑。但「
大家都在這樣做」的說法,則被強烈否認。
一位現任球隊高層說:「大家都在這樣做?!沒有好嗎。可不是每個人都在透過假贊助暗地
裡轉4800萬美元。」
好吧,但球隊確實有在鑽薪資上限的漏洞,對吧? 你總不會要我相信大家都乖乖照規矩吧
。是的,確實有一些規模相對小的規避情況。
比方說,球隊可能會請球員經紀人提早行使解約選項,或放棄跳出合約,並口頭承諾日後
再補償。球員可能能搭上老闆的私人飛機,或和球隊有合作的車商那裡拿到一台免費車。
據一位內部人士透露,近期有個例子是: 某支球隊需要額外拿出15萬美元,來說服一名自
由球員簽約。於是GM安排了一份價值15萬美元的代言合約,讓球員和當地一家企業合作,
條件是球員必須出席一定次數的宣傳活動。最後球隊確實簽下了這名球員。
所以沒錯,如果球隊需要一些甜頭來說服明星球員簽約,而他們通常能想出辦法。只是規
模絕對不會大到跟Kawhi Leonard這份合約一樣。
一位資深高層說:「說白了,這行裡大家都有點默契,就像盜亦有道。大家心裡都清楚彼
此會搞些什麼。但據我所知,從來沒有人試過要私下給球員2400萬到4800萬美元。」
(下略)
---
這話題應該還會延續好一陣子 直到NBA官方調查出爐
推文討論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