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
人權疑慮,挪威主權基金宣布撤資開拓重工及五家以色列銀行
原文連結:
https://reurl.cc/NxO6n6
發布時間:
8/26
記者署名:
財訊快報/陳孟朔
原文內容:
全球最大主權財富基金──挪威主權財富基金週一宣布,基於道德原因,已決定撤出對美
國重型機械製造商開拓重工(Caterpillar)及五家以色列銀行的投資,原因在於這些企業
在戰爭與衝突局勢中涉及助長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屬不可接受風險。
基金紀錄顯示,截至6月30日,該基金持有開拓重工約1.17%股權,市值21億美元;同時持
有的五家以色列銀行股份總市值達6.61億美元,包括以色列第一國際銀行(First
International Bank of Israel)、FIBI Holdings、Bank Leumi、Mizrahi Tefahot Bank
與Bank Hapoalim。
挪威主權基金的道德委員會在聲明中直言,開拓重工產品「毫無疑問」被用於大規模且系
統性地違反國際人道法。其生產的推土機遭以色列當局用於大規模非法拆毀巴勒斯坦人的
財產,公司亦未採取任何措施防止相關用途。
至於被排除的五家以色列銀行,委員會指出,這些銀行透過提供金融服務,支持約旦河西
岸(包括東耶路撒冷)以色列定居點的建設,並為其持續存在提供必要條件,因此被認定助
長衝突與人權侵害。
這一決策凸顯挪威主權基金在投資審查上持續強調道德準則與人權責任,也可能對其他大
型投資者形成示範效應。
該基金投資範圍涵蓋全球約9,000家上市公司,平均持股比例約1.5%,並不僅限於特定市
場。根據近期報導與上半年報告,該基金在對台灣的投資項目上,仍然是台積電( 2330 )
、聯發科( 2454 )等台灣科技龍頭的重要大股東,不僅維持持股,還針對矽光子、散熱及
AI伺服器相關概念股等進行加碼布局。與此同時,基金並未大規模剔除台灣標的,顯示其
長期看好台灣科技產業供應鏈地位與成長潛力。
總結來看,挪威主權基金在近期並未明顯調整對台灣市場的投資方向或比重,反而是加深
對關鍵技術與產品鏈的新興族群部署,展現其策略聚焦與長期多元配置的投資原則。
心得/評論:
挪威主權基金規模在Wiki上大概1.4兆
小於新加坡、中國、阿聯酋和法國
周一在挪威主權基金銀行發表聲明後
美參議員Lindsey Olin Graham(川普盟友)馬上批評噁心
要求立刻取消這一策略
這聲明引起挪威首相企圖緩解此對立衝突
目前該主權基金有超過一半以上基金投入美國市場
是否會引起衝突還要觀察中
推文討論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