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受內捲燒錢拖累 美團二季度凈利潤跌九成
※請勿刪減原文標題
原文連結:https://reurl.cc/daOG28
※網址超過一行過長請用縮網址工具
發布時間:2025-08-28 12:19 AM
※請以原文網頁/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
記者署名:林燕
※原文無記載者得留空
原文內容:
中國外賣巨頭「美團」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因國內市場過度競爭,淨利潤下跌近90%。繼
京東報告第二季度淨利潤腰折後,市場也降低了對週五(8月29日)公布的阿里財報的預
期。
根據美團週三(27日)公布的第二季度財報,利潤和收入均遠不及預期。第二季度美團錄
得918.4億元收入,雖實現11.7%的同比增長,但低於市場預期的936.8億元。更值得關注
的是,第二季度調整後淨利潤大幅下滑89%至14.9億元,遠遜於分析師預期的98.5億元。
雅虎財經說,這反映當前中國外賣市場的內捲激烈競爭已嚴重擠壓平台利潤空間。
美團首席財務官陳少暉在週三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預計其核心本地電商業務(包括外
賣)第三季度將出現「重大虧損」。
「我們預計短期內競爭仍將激烈。」陳少暉表示,「這將對我們的財務業績產生負面影響
。」
雅虎財經分析,美團業績下滑主要源自兩大業務板塊的壓力:核心本地電商經營淨利潤暴
跌75.6%至37.21億元,反映外賣與到店業務面臨的價格戰衝擊;而包含Keeta海外擴張在
內的新業務經營虧損擴大43.1%至18.81億元,顯示國際化戰略仍處於燒錢階段。
外賣大戰是美團輸不起的核心業務
《華爾街日報》報導,第二季度的低迷業績報告打斷了美團自大約三年前實現盈利以來的
強勁表現。因競爭加劇導致美團的長期增長勢頭受阻,市場對美團能否捍衛市場份額的能
力感到擔憂。
在業績發布前,美團在香港掛牌的股票收跌3.1%,2025年以來累積跌幅超過20%。相比之
下,恆生指數同期上漲了約26%。
美團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外賣行業的領跑者,但來自阿里巴巴和電商平台京東等對手的競
爭壓力越來越大。
中國咨詢公司高臨(Third Bridge)的行業分析師吉米‧陳(Jamie Chen,音譯)援引專
家的話說,外賣大戰是美團輸不起的一場戰鬥。他說,因為美團的競爭對手並不將外賣視
為核心業務,而更多地將之視為改造自身平台的切入點。
美團此前發布的預測稱,中國外賣行業的「非理性競爭」幾乎抹去了美團第二季度的利潤
。彭博社報導,這份預警可能會進一步加劇投資者的不安,因為他們已經預測到2025年美
團市值將蒸發約四分之一。
大幅提供折扣侵蝕外賣公司利潤 但難降溫
外賣公司一直在提供很大的折扣來吸引顧客,此舉被視為搶占市場份額的必要之舉,但這
種做法也侵蝕了它們的利潤。
外賣大戰自4月京東宣布上線「百億補貼」開始,在7月初美團閃擊淘寶閃購進入高峰,最
後在7月末降低了聲量。根據最新財報,京東公布二季度淨利潤減半,美團稱二季度淨利
潤下降89%。阿里巴巴已公布疲軟的增長勢頭預報,並將於週五公布財報。
在中共監管機構介入外賣市場的價格戰後,這三家公司承諾削減折扣力度。
8月1日,美團、淘寶聯合餓了麼、京東接連發文,美團將過去一個月的外賣大戰描述為「
無序競爭」,淘寶餓了麼和京東則稱其為「惡性競爭」。多家平台在聲明中直指「0元購
」補貼,並表態不強制或變相強制商家參加補貼活動,保障商家自主定價權,以及保障騎
手權益。
分析師則認為,儘管這三家公司都做出了承諾,但外賣競爭的降溫速度似乎很慢,並可能
繼續損害未來的業績。
美團核心本地商業CEO王莆中在7月說,「捲沒意義,對行業是傷害」。但他卻將美團在7
月5日起發放大額補貼的行為總結為是反擊對手。
「別人用非理性的方式衝擊你,你被迫反擊。如果在主營業務上我們不參與的話,連轉人
工智能(AI)的機會也沒有了。」王莆中說。
根據大陸媒體《第一財經》的報導,三大外賣巨頭內卷,最受傷的是各平台上的低層商家
。
某頭部茶飲品牌外賣業務負責人在美團此前舉辦的外賣行業高質量發展懇談會上表示,外
賣大戰的非理性補貼帶來了「虛假繁榮」。
「我們平時實付價20元一杯左右,但現在補貼後用戶只需幾元就能買到一杯,等補貼沒有
了,很多人就不喝或者減少消費。」他表示超低價也改變了消費習慣和認知,補貼減少後
客單價、訂單量雙降,很難恢復正常價格體系。
心得/評論:
美團也被內卷卷慘惹
表面上營收增加
但 利潤卻下滑9成
真是賣越多賠越多?
可是看來短期內還是只會繼續卷
第三季可能迎來重大虧損
京東的利潤也腰斬
有投資中國股市外賣概念股的網友要注意相關風險
※必需填寫滿30正體中文字,無意義者板規處分
推文討論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