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心了一下國片產業 產生一個問題
就是國片絕大多數都是大虧 為什麼還能一直產出
看了一些資料 簡單計算一下
一部沒大場面 沒昂貴特效的國片 平均成本五千萬
就以最易回本的方式來算 算四千萬就好
再當作每部都能拿到一千萬輔導金好了
那也要掏出真金白銀三千萬來拍
國片票房與戲院拆帳 通常分到不到50%
就當能拿50%好了
也就是國內票房至少要六千萬才能回本
(其他收益通常不高 杯水車薪)
絕大多數國片都無法達到這個門檻
票房超過六千萬的 一年可能才三四片吧
(國片一年約三四十部劇情長片)
剩下的 票房要超過一千萬都有難度
像是 女孩 左撇子女孩 知名度已經很高
"我們意外的勇氣" 五月天狂推 阿信陪著跑映後
這些票房都五六百萬左右
簡單說 國片有九成 即使拿了輔導金 投資方都是大虧
虧到血本無歸的那種虧 為什麼還能一直產出
全世界應該沒有一個產業是這樣 是什麼原因呢
推文討論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