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反共護台」能說服選民嗎?一文解析台 @ HatePolitics

熱度資訊

          
※「新聞」標題須為原新聞標題且從頭張貼 ※


1.新聞網址︰
※ 請附上有效原文連結或短網址 ※
https://bit.ly/4nLGzdl

2.新聞來源︰

德國之聲

3.完整新聞標題:
※ 內文請完整轉載標題 請勿修改與刪減 ※
※ 注意發文標題 為原始新聞標題從頭張貼 切勿修改與刪減 ※
「反共護台」能說服選民嗎?一文解析台灣「大罷免」浪潮
4.完整新聞內容︰
※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刪減 ※
「反共護台」能說服選民嗎?一文解析台灣「大罷免」浪潮
周昱君
3 小時前3 小時前



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的「大罷免」投票倒數計時。大批國民黨立委遭指「親中」,面臨罷免陣
營以「反共護台」為號召發起罷免;但反對者質疑,這是民進黨在國會「選輸翻桌」的政治
鬥爭。DW採訪多位民眾與專家,探究中國因素如何成為「大罷免」的核心。

https://static.dw.com/image/73265392_803.webp
7月5日,「反共護台志工聯盟」在立法院外舉行罷免活動。圖片來源: Eva Yu-Chun Chou/
DW

(德國之聲中文網)立法院外,7月初盛夏夜晚的濟南路聚集了數百人。台北市與新北市12
個罷免團體白天剛舉辦騎車串聯活動,傍晚號召民眾重回立法院外,聲援「大罷免」。

一面面寫著「大罷免,大成宮(功)」的旗幟在群眾手中飄揚;現場除了有「台灣獨立」、
「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台灣人」等標語,也看得到中華民國旗。還有人舉著「罷免就是剿匪」
的牌子,呼應這場以「反共護台」為名的晚會。

罷免團體志工上台發言時,不少人提及國民黨立委「親共」的指控;對這些志工來說,中國
政府是意圖侵略的敵方,那些跟中國走得近的台灣立委也面臨「賣台」質疑。

「大罷免是台灣人民自己站出來,表達我們不想要親中國,我們跟中國不一樣,我們是要來
捍衛我們台灣的主權。」一位罷團志工Sarah接受DW訪問時這麼表示。

Sarah說,她所在的新北市林口等選區,「反共」是罷團訴求「很大一部分的主題」:「我
們會告訴大家,如果不反共的話,台灣人民可能會失去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

新北市中永和選區的罷團志工Mini受訪時也批評自己選區的立委「親共」。她認為這些人推
動的法案有利中國統戰、不利台灣國防,可能讓國際社會質疑台灣在民主道路上的選擇。在
她看來,「大環境的氛圍就是反共」,這不僅僅是政治認同上「台獨」與否的問題,更關乎
台灣是否明確選擇民主世界、不與獨裁的中國共產黨政府為伍。

「我們必須要跟他們劃清界限。」Mini說。

圖為台北市濟南路上的立法院「群賢樓」外,民眾持「大罷免,大成宮」的旗幟。圖為台北
市濟南路上的立法院「群賢樓」外,民眾持「大罷免,大成宮」的旗幟。


https://static.dw.com/image/73265318_902.jpg
聲援「大罷免」的民眾7月5日聚集在立法院外。2014年的反服貿運動從這裡開始,去年春天 興起的「青鳥行動」在這裡有了雛形,如今席捲全台灣的「大罷免」,也在這裡發芽。圖片 來源: Eva Yu-Chun Chou/DW 中國因素如何成為「大罷免」核心? 「大罷免」指的是台灣民眾對在野黨政治人物發起的全面罷免浪潮。目前有26位國民黨立委 和1位民眾黨籍市長的罷免案通過連署門檻成案。多數案件將在7月26日投票,若是罷免過關 ,空出來的席次將再補選,可能改變台灣國會的朝野格局。 這場規模史無前例的罷免運動,可追溯至2024年5月的「青鳥」行動。當時群眾反對在野黨 立委挾人數優勢推動有爭議的「國會改革」法案;到了去年底,在野黨立委再修訂《選罷法 》、《財劃法》和《憲訴法》,面臨掏空財政、破壞台灣民主憲政等批評。 今年初政府預算審查之後,在野黨立委被批評凍結、刪減大量預算,其中也包含國防開支; 部分民眾擔憂這會削弱台灣自我防衛能力,社群媒體上瀰漫的強烈危機感進一步加劇。 上述過程中,國民黨團總召、花蓮立委傅崐萁等在野黨立委除了被指為「多數暴力」,也遭 質疑「親共賣台」。 去年4月,傅崐萁率領16位國民黨立委造訪北京,會晤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這批立委 被指控在台灣推動多項爭議法案,替中國在台打開統戰破口,危害台灣國安。傅崐萁等在野 黨立委因此成了部分公民團體眼中的「紅色代理人」,「反共」也發展為「青鳥」和「大罷 免」的主軸。 專長為民意調查與政治心理學的美國「蘭德」智庫(RAND)政治學者王宏恩向DW分析,「大 罷免」陣營之所以強調「反共」,可從內外因素來看。一方面,國防預算在國民黨、民眾黨 主導下大砍,讓部分民眾心中形成「在野黨較不支持國防」的印象;另一方面,近年來中國 在台海的軍事活動越來越頻繁,「這是全台民眾都有感的」。 王宏恩指出,透過台灣人對中國的反感情緒,罷團可以把訴求「拉高到全國層次」,爭取更 多不在原選區生活的外地選民關注、簽署連署書,願意特別為此返鄉投下罷免票。 公民團體積極倡議的同時,執政的民進黨以「罷免投同意,反共更有力」等宣傳口號,明確 表態支持「大罷免」,稱這是「與公民同行」。此外,台灣總統賴清德上任以來也多次強調 「中國威脅」,今年3月首度把中國定調為「境外敵對勢力」;6月起他發表「團結十講」, 每一講皆談及中國對台「統戰滲透」,主張台灣應強化國安。 https://static.dw.com/image/73265342_902.jpg
圖為民眾舉著「反共護台,人人有責」旗幟。 7月5日的晚會主題為「罷免是愛,反共護台」。罷團稱罷免的動機是對台灣的愛,而非因為 仇恨個別立委,亦非出於民進黨動員。圖片來源: Eva Yu-Chun Chou/DW 「反共」能說服台灣選民嗎? 即使抱持「反共」立場,卻不一定等於願意投下同意罷免票。《美麗島電子報》6月的民調 顯示,台灣民眾有69.8%反感中國共產黨,但這些人之中只有47.4%認為投同意罷免「台灣才 會更有力量反抗中國共產黨」。 觀察全台整體趨勢,全面性的「大罷免」也不是民意主流。從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年3月至6月 的四次全台民調看來,贊成全面罷免者比例徘徊在3成左右,不支持者則一直超過5成。7月1 4日公佈的調查則顯示,全台有41.7%贊成,47.9%反對。 台大政治系教授左正東向DW表示,罷免陣營所稱「在野黨在立法院配合中共」的論調,在事 實根據上較為薄弱,因此「反共」訴求的效果有限。在他看來,全面罷免的做法難以說服多 數民眾:「如果你把傅崐萁去大陸當作是親共,把跟傅崐萁去大陸表示是追隨傅崐萁路線, 那也不應該是全部罷免,更何況那只是一次訪問的行動。」 蘭德智庫政治學者王宏恩對「反共」策略能否打動在地選民,亦持保留態度。他指出,不滿 意、不理解國會整體狀況的選民,「假如他覺得自己的選區議員夠好的話,他還是會願意支 持自己選區選出來的代表」。 地方罷免團體則因應不同選區的選民特性,以不同策略爭取在地人對「反共」的關注。 新北市雙和被視為「鐵板深藍」區,當地罷團志工Mini表示,很多當地民眾其實不太在乎「 反共」:「大部分人沒有這麼意識到中國跟台灣壁壘分明的關係……會認為大家都說中文 ,為什麼要分得這麼清楚?」 傅崐萁所在的花蓮選區,罷團志工小康則說,多數人更在意民生,但這不代表他們不關心國 防議題:「花蓮也是台灣很重要的空軍基地,大家頭上每天都有戰機演練飛過……而且花蓮 有很多軍公教的群體,所以這也不會是他們不關注的事情。」 小康向DW指出,花蓮許多國民黨選民並不支持傅崐萁路線,「他們的藍是正藍軍的那種藍, 反共護台的那種藍,他們守護的是中華民國,而不是現在的國民黨,一直在親共、跟共產黨 非常友好的那種國民黨」。 「心中有國旗,罷免傅崐萁」因而成為花蓮罷團的標語,當地的志工更請宣傳車大街小巷播 放中華民國〈國旗歌〉,批評傅崐萁「背棄」國民黨在蔣經國時代原有的「反共」傳統。 今年4月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曾有一場聲援罷免的遊行,現場亦曾同時出現持「台獨旗」和 持「中華民國旗」的民眾。社會學者吳介民接受台媒《太報》訪問曾指,這樣的場面在過去 「幾乎難以想像」,顯示這場以「反共護台」為訴求的罷免行動,逐漸打破「台派」與「泛 藍反共派」之間的界線。 https://static.dw.com/image/73265368_902.jpg
「大罷免」陣營以「反共護台」為訴求,支持者的政治認同廣泛,包含傾向台獨者,也有中 華民國派。圖片來源: Sarah Yu 「綠共獨裁」、「選輸翻桌」:在野黨怎麼反擊? 為抗衡「大罷免」,國民黨曾對民進黨立委發起「以罷制罷」,但最終無一通過連署成案。 國民黨主導的罷免案還出現上千件偽造簽名和死亡連署書,多名黨工涉偽造文書罪嫌,台北 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也遭羈押禁見。 過去三個多月來,國民黨曾以「反綠共,戰獨裁」為主題號召支持者上街,把民進黨政府比 擬為有如中國共產黨的獨裁政權,稱「大罷免」是民進黨以公民運動為名發起的「清算鬥爭 」;近期集中火力批評「大罷免」是「大惡罷」,稱在野黨立委盡到了問政與監督之責,不 該面臨無差別的罷免。 國民黨青年團還組成「湛藍衝鋒:護民主戰隊」,在全台各地展開反罷免行動。成立記者會 上,許多青年代表發言時皆稱感受到「獵巫」的社會風氣,「只要在街上拍照錄影,就可能 被說是中共間諜」。他們把這種情況歸咎於「青鳥」和「大罷免」。 7月5日,罷團在立法院外舉行「反共護台」晚會的同一天下午,國民黨在台北市政府外也有 一場「反惡罷」大會。跟罷團活動相比,這場大會的群眾有更多人穿戴中華民國旗的衣服或 配件。現場主持人不斷高喊「票投不同意,監督更有力」等口號,主張「大罷免」不利於民 主政治的監督制衡。 https://static.dw.com/image/73265444_902.jpg
7月5日下午,國民黨在台北市政府外舉行「反惡罷」大會。圖片來源: Eva Yu-Chun Chou/ DW 「反惡罷」大會一位參與民眾李小姐告訴DW,她感到「忍無可忍」,認為賴清德「越來越獨 裁」。另一位陳先生說:「我們不是一個民主國家嗎?就是應該有制衡執政的力量,不可以 執政黨掌權之後,就要把所有制衡的力量全部罷免掉……我覺得最大亂源不是中共,其實是 民進黨。」 與會的國民黨政治人物多把焦點放在攻擊民進黨。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民進黨去年立委選 舉失利,如今「選輸就翻桌」、要藉罷免來「用人民納稅錢陪民進黨重選」。 針對罷免陣營提出的「親共」質疑,國民黨在這場活動著墨較少。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藍營 政治人物重申了「守護中華民國」的立場。罷免成案的其中一位國民黨立委徐巧芯說:「我 們不是紅色,我們是青天白日滿地紅;我們擁護的是中華民國,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大罷免」發展至今,罷團強調「反共護台」,但國民黨的回擊更側重於民主的「監督制衡 」。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在臉書上發文,認為這兩種主張是決定罷免投票勝負的關鍵因素。 他指出,「罷免親中派立委」的論點對罷免陣營更有利;「透過罷免的手段推翻去年選舉結 果是錯誤」的論點,則利於反對罷免方。 小笠原稱,罷免的最後階段可關注國民黨選民的投票意願是否顯著提升。從民調看來,雖然 不支持罷免的人整體而言更多,但支持罷免者一般來說更願意出門投票;此外,民進黨選民 一直充滿「罷免可能失敗」的危機感,不過對在野黨支持者而言,就算罷免過關,仍有機會 靠補選保住席次,這都讓兩邊的投票熱情產生差異。 https://static.dw.com/image/73265418_902.jpg
目前台北市有五位國民黨立委罷免成案,包含王鴻薇、李彥秀、羅智強、徐巧芯、賴士葆。 圖片來源: Eva Yu-Chun Chou/DW 中國政府如何看待台灣「大罷免」? 6月底,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被問及台灣罷免潮的「反共護台」主張,說這是民進黨政 府的「政治操弄」,台灣人對此應「充分認清、堅決反對」。她的部分說法類似國民黨的論 調,稱罷免潮會強化台灣社會的「綠色恐怖」、「綠色獨裁」氛圍。 不過有學者認為,中國政府對台灣「大罷免」的關注度並不高。蘭德智庫的王宏恩表示,北 京現在更關心自身的經濟與高科技政策,對台灣的罷免潮處於「按兵不動」的狀態。 台大政治系教授左正東則說,中國政府更在意的是去觀察台灣社會是否因此更加對立,「對 於中共來說,這是很有用的機會……可以找到缺口來遂行、推動他想要對台灣做的事情」。 左正東認為,罷免成功與否,會對中共黨內帶來非常不同的訊號:「從鷹派的角度來說,他 不害怕大罷免;從鴿派的角度來說,他期望大罷免能夠失敗,在野黨能夠把大罷免阻擋下來 ……那他就可以用台灣的民意來說明……台灣的政治體制仍然存在分權制衡的能力,沒有任 何一個人可以遂行其意,所以這些鷹派就不用著急。」 面對「大罷免」分裂社會、不利民主的說法,罷免志工小康認為:「所謂的撕裂跟對立,本 來就是民主的特質之一,因為民主有修復這些裂痕的能力。所以我們覺得有不同的聲音,或 者是甚至有吵架、有爭吵,在民主的體制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 另一位志工Sarah則希望國際社會看見台灣人民的自主團結。「大罷免如果過的話,或許我 們就可以教育下一代,民主自由從來都不是嘴巴上講一講就好,而是我們真的用實際的行動 去做出來的。」 5.附註、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備註 ※ 文長。不過很好的解釋了大罷免中的「反共」議題。 「反共」的功能性就是成功說服了中華民國派,甚至部分藍營支持者參與此事。 這是上週六我在水安宮看到的景象。 https://i.imgur.com/tOwXnEM.jpeg 的確有以正藍軍自居的參與者出現在罷免活動現場。 另外抓個BUG。 高虹安是無黨籍,而非文中所說的民眾黨籍市長。 ※ 「Live」、「新聞」、「轉錄」、「舊聞」及 轉錄他方內容之文章 每日發文數總上限為3篇,自刪與板主刪除,同樣計入額度 ※
1Fpupu20317: 反正無所謂了啦 覺得抗中保台是笑話, 07/14 21:33
2Fpupu20317: 就繼續笑吧,哪天真的被侵略,你連笑 07/14 21:33
3Fpupu20317: 都笑不出來 07/14 21:33
4Fh5t6566556: 中華民國派 台派 共同反共救台灣! 07/14 21:29
5Fagong: 西台共匪 無善不做 燒殺擄掠不做 不香嗎 07/14 21:45
6FEldnine: 黑熊 中國台灣 我就爽 07/14 2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