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六月下旬的房地產閒聊 @ TaichungBun

熱度資訊

          
在台中開店的台中人老闆,

又來跟台中的朋友分享資訊啦~

這個月生意很普,

但私事很忙,

整個快虛脫,

不過至少解決一半了!

還是來補一下每個月的例行公事~

-----

這個月的水電材料相關價格,

鐵、白鐵五金配管:鐵另件不變,白鐵降價

這個月鎳價趴在地上沒什麼動,

但台幣繼續升值,

所以白鐵的部分有降價一點,

不過也沒有太多,

下個月目前看來,應該還是會繼續微降。


塑膠管另件:平盤


電線纜:大跌

這個月又繼續往下跌了大概牌價10%左右,

連續兩個月合計跌了2x%,

真的算是滿多的,

好險平常沒在囤線,不然帳面損失應該很慘,

不過這個月目前算出來,

大概是跟上個月比,需要漲1-2%左右,

如果有需要的,可以先買起來,

下個月了不起可能有盤商,

因為業績不好,會撐的不漲,

不然小漲一點的可能性偏高。

-----

這個月全球發生的事情滿多的,

但其實該有進展的項目,進度也就那樣,

一樣在緩慢進行而已,

所以就不說太多,

反正基調不變。


全球的流動性,除了少數國家以外,

其他的大部分都還是持續收縮中,

在這樣的環境下,

過去靠著印鈔所帶來的貨幣幻覺,

是否還能持續支撐目前的資產價格,

難度是越來越高。

像最近的美股創高,

並不是股市基本面又好轉了,

更有可能的原因只是因為美元貶了,

股票因為平價的關係漲了,

不然現在AI需求的疲軟越來越明顯,

社會總體需求也是每個月不斷的下滑,

在這種情況下,

還要期待股市的未來漲幅,

風險可以說是極大,

加上美國最近放寬金融機構的補充槓桿比率,

讓大型機構的安全資本需求可以降低,

使他們可以投入更多資金到預期利潤的獲取中,

這樣是否會驅使這些金融機構,

增加低風險資產,比如購債的意願,

而不用為了發放股利等等原因,

去持有股票等較高風險的投資?

以上都是可能造成反轉的因素,

目前各種資產標的的價格幾乎都在歷史絕對高點,

如果沒事的話,

抱住現金,

在半年、一年後回來看,

會是一個相對明智的選擇也說不定。

而真的要是想找個地方放,

在亞洲貨幣一定要貶值的前提下,

相對於早早就跪下去而較先升值的台幣,

還在奮力抵抗的人民幣,

或是死撐的要等選舉完的日幣,

如果做個短、中期定存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接下來說說台灣,

分別從能源跟匯率兩方面做切入。

能源的部分,

礙於一路走來的政見及得顧及之後選票的關係,

目前看來只能繼續綠能一路走到黑,

政府只能一面撒錢做綠能,

一面每年都要補貼上千億給台電,

這就導致如果吃不到這塊餅,

不但只能看別人吃,自己肚子餓,

同時還不斷的被抽血去輸送給一個末期患者。

匯率的部分,

有稍微了解一點的都知道,

政府為了扶持半導體出口,

其實長期對一般老百姓做匯率上的剝削,

在現在面臨升值壓力的情況下,

不管是硬壓著不升,導致剝削程度更嚴重,

或是放手升值,讓整個產業及資產價格大洗牌,

一般老百姓接下來面對的,

都是一波對生活影響很大的衝擊。

在這兩個狀況的雙重打擊下,

一般人真的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現況就是社會這一塊餅越做越小,

我們能做的,

也只能是想辦法比別人多吃一點好活著,

而沒辦法吃到足夠餅的人,

大概就是會隨著這波衝擊下去,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現在外面就是面臨這樣的處境。

外面的環境大概是怎樣爛呢?

不說我們自己店頭實體來客的數量,

體感從四月開始,一個月比一個月爛,

最近也從各個不同管道中,

聽到很多行業內的狀況,

像是北部有承包商,欠了幾家供應商合計大概有四千萬,

我自己的廠商,

可能也是因為業務剛出來跑沒多久,

結果別人都知道包商有風聲出來了,他完全不曉得,

上禮拜聽到是被卡了一千五,

現在整天守在工地門口,

想碰碰運氣看能不能堵到包商老闆。

我附近的工地案場,

做機電包的工地主任,

說目前他自己粗算一下,

他老闆目前都還沒驗收,已經賠了一千二了。

整個營造業內,

大大小小的狀況一堆,

其實就算只是賣材料的,

只要有給人簽帳,也都是風聲鶴唳的,

一定有產業很好,

但作為經濟火車頭的營建業,

都長這樣了,到底總體經濟多好,我是不信。


最後講到房地產,

近期很多新聞出來,

哪邊讓利了,

哪邊砍價了,

但說老實的,

我覺得就是他們開的太高,

所以做個正常的回調罷了...

已經蓋了的案子成本固定了,沒什麼好講的,

預售案一定還是疊上去,

因為所有的成本有跌的根本沒多少,

更多的還是不斷往上調,只是幅度多寡,

在成本沒有下調的情況下,

不顧利潤,為了蓋房子而蓋,

有人會這樣做生意嗎?

而如果價格有降低,

很大的機率是在看不到的地方給的變少了,

不是東西少了,就是品質下降了,

要能一樣的內容,但用便宜的價格賣給你,

起碼到現在我自己是沒遇過這麼佛心的廠商。

現在想買房來自住的,是真的很尷尬,

有時間可以轉圜的預售,價格半天高,

中古還有一段價差,但裝潢的價格令人咋舌,

如果沒有房子要買第一間房,還是都滿推薦的,

但要買預售還是買中古,真的就看自己的條件,

不然綜合評分來說,我覺得很接近,

沒有哪個種類特別好或壞,

不過如果對於裝潢不熟,

那還是建議買預售會比較好一點,

千萬別想著買中古,然後不裝潢,

先省了價差,等幾年後再看看,

這是最蠢的,因為裝潢的價格幾乎沒看過有回調的,

這樣做,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可能性非常高。


大概近期的一些狀況跟看法是這樣,

忙著處理事情,

有些觀點會比較破碎,

不過幾個重點有抓住,問題就不大,

希望可以趕快發個畢業文來看看~

也會在下個月整理一篇文章,

看看是否能解釋說明一下,

統包跟設計師目前的區別跟優缺點。


        
1Fsean7073: 12年接的案。 07/01 01:48
2Fseou: 台灣除了科技業 其它一路向下 07/01 07:06
3Fkodo5566: 就是一潭死水,呵呵 07/01 15:13
4Fsean7073: 最近看到線纜的價錢真的是鬆了一口氣,1 07/01 01:48
5Fcoolisaac: 台灣的狀況心有戚戚焉啊 07/01 03:12
6FGuAMo: 感謝分享 07/01 08:32
7Fsungd: 房價也不趺,經濟又要變差ORZ 07/01 14:31
8Fkodo5566: 房價變這樣經濟變差利率也不敢降,結果 07/01 15:13
9Flikefeel: 推 07/01 12:18
10FSKzzz: 推 07/01 14:46
11Fcoffee777: 推一個,很棒的文章 07/01 00:30
12Fashes0305: 謝謝 07/01 11:03
13FAltair: 謝謝分享 07/01 08:02
14Fcandacer: 謝謝分享 07/01 13:34
...